每天散步也能多活十年。隨著嚴冬的到來,日短夜長,出門需要穿得許多。對于很多人來說,在這個季節保持跑步習慣變得更加困難。即便如此,也不應放棄運動的習慣。即使把跑步換成散步,也比整天待在家里更健康。
《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散步的運動量不大,但每天堅持散步可以讓預期壽命增加11年左右。研究顯示,增加步行時間對健康有益。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對象是40歲及以上的中年人群。參與者佩戴檢測設備至少四天,研究人員依據數據建立了一個預測模型,以預測不同運動習慣對預期壽命的影響。研究發現,那些有更好運動習慣的人預期壽命更長,而喜歡運動的人中有約25%的主要活動是走路——每天以4.8公里/小時的速度行走160分鐘。
研究者預測,如果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能夠達到這一水平,他們的預期壽命可以從美國平均水平的78.6歲增加到84歲,即增加5年以上。此外,研究還發現,運動量最低的25%人群預期壽命可能比平均水平減少6年。因此,如果他們改變生活習慣并逐漸增加運動量,預期壽命有望增加11年。
“生命在于運動”,這一研究結論再次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心臟病專家伊魯約瑪德表示,即使是毫無運動習慣的人,每天散步一小時也能帶來顯著的健康回報,甚至可能延長壽命。
伊魯約瑪德博士指出,散步能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壓,有助于保持健康的體重,并且有助于心理健康,減輕壓力并改善情緒。散步還能降低糖尿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更重點的是,散步是門檻最低的運動方式之一,特別是對于長期缺乏運動的人,散步是讓他們開始改變的最佳選擇。
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人群,散步相比其他劇烈運動可以大大減少受傷的風險。內科醫生古德魯姆博士認為,盡管工作繁忙、久坐不動等因素影響人們的運動,但通過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如多走樓梯、步行出行或利用碎片時間散步,都可以獲得更加健康的生活。
與家人、朋友或鄰居一起散步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還可以增進交流,對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益處。伊魯約瑪德博士強調,無論是5分鐘還是更長時間的散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能帶來健康上的好處,還能提高思維清晰度和精力。當然,要獲得這些好處,關鍵是要讓運動習慣長期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