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12月18 題“臺商二代”扎根浙江義烏一米檔口“招引”億元訂單
作者 董易鑫
“20多年來,這個一米寬的檔口累計‘招引’了上億元(人民幣)的訂單。可以說,我和父親都趕上了大陸的發展機遇。”臨近年底,“臺商二代”郭諭在位于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檔口前粗略算了筆賬,感慨道。
20世紀90年代,聽說“義烏有個大市場”,郭諭的父親郭令彬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義烏,為自家文具店尋找貨源。
乘改革開放的東風,當時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后升級為義烏國際商貿城)發展已然成勢,匯聚著最新最熱的小商品購銷信息。
“我父親趕上了眼前的商機。他們那輩人當時常說‘回大陸,堪比淘金’。”談及父輩的創業之路,郭諭滔滔不絕。
后來,郭諭的父親會定期來義烏采購貨物發回臺灣,不僅供自家店鋪售賣,還銷給島內多家禮品店百貨鋪。買賣越做越大,郭諭隨其父“登陸”,在義烏扎根——跟合伙人開店租倉庫,在義烏附近投資招工設廠,生意鏈接全球。
近日,臺商郭諭在自家檔口展示熱銷產品。董易鑫2006年3月30日,義烏在中國縣級市中率先**《臺灣居民在義烏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試行辦法》。4天后,浙江省第一本臺灣居民個體戶營業執照誕生于此。
“雖然我們的營業執照不是第一本,但是也是頭幾批申請的。這個一米寬的檔口,是我父親那幾年買下的。”郭諭充滿自豪地說。
他的店鋪主要銷售自家工廠生產的玻璃瓶,很多客戶買瓶子回去分裝茶葉護膚品,還有人買來裝小粒的金子,積少成多,培養理財習慣。
每逢旺季,郭諭常在公司忙到后半夜。近10年來,網絡的發展讓他的店鋪實現24小時不打烊,產品可供批發,也能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擔任義烏臺商協會副秘書長后,郭諭承擔起很多社會責任。這些年,不少臺灣青年看好大陸的發展機會,向郭諭咨詢創業事宜。
“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后輩正年輕。新的機遇就在眼前,作為前輩我當然要幫忙鏈接資源推介項目,盡我所能鼎力相助。”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