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明珠灣區跨江通道首段沉管管節澆筑完成

  廣州12月18 (記者 程景偉)12月17日晚上,經歷49個小時的連續施工,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廣州南沙明珠灣區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以下簡稱“跨江通道首通段”)完成首段沉管管節澆筑。

廣州南沙明珠灣區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完成首段沉管管節澆筑。中鐵隧道局 供圖

  在沉管管節澆筑現場,4輛泵車和60輛混凝土攪拌車同時作業,2輛天泵車從上自下精準澆筑混凝土,2輛地泵車穩扎地面全力將混凝土泵送入底板。工人們穿梭其間,緊盯著各環節,全力保障澆筑作業有序推進。

  據了解,跨江通道首通段全長約1.08千米,其中沉管隧道長305米,下穿南沙橫瀝水道,連接上橫瀝水道南北岸,全程設置3個管節。其中ES1-1號管節分6小節進行澆筑,本次完成澆筑的是ES1-1號管節中的2號小節,長15.5米高9.5米,斷面尺寸寬36.1米,混凝土澆筑量約2000立方米。

施工現場。中鐵隧道局 供圖

  本次沉管澆筑采取全斷面一次澆筑成型技術,與傳統整體式沉管隧道預制采取的橫向分部縱向分段的澆筑方式相比,這項技術不僅能顯著減少沉管施工縫的數量,還能防止二次漏水,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

  沉管管節澆筑工程對混凝土性能要求極高。此次沉管澆筑采取的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高耐久性高穩定性等優勢,在泵車輸送時可順利填充沉管各部位,在水下也能抗水流沖擊保持結構穩定,有力確保了沉管的密實度與強度。

  據介紹,沉管澆筑工程中存在諸多挑戰,其中天氣就是一項,溫度變化極易導致混凝土內部溫度波動,進而引發開裂。為應對這一挑戰,項目團隊未雨綢繆,引入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機應對難題。該設備核心在于冷卻循環機制,當溫控系統一旦監測到混凝土內部溫度異常,無論是驟升還是驟降,都可以人為地對循環冷卻水進行動態控溫,將混凝土內部與冷卻水的溫度穩定在25氏度左右。

  據悉,明珠灣區跨江通道工程建成后,將縮短廣州南沙靈山島尖至橫瀝島尖核心商務區的通行時間,直接連通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與國際金融論壇會議中心,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