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取消公攤最后是買家來買單 購房成本未必降低

各位好,歡迎關注本期話題。最近一周內,湖南衡陽市和河北張家口市相繼宣布取消公攤面積,這意味著在計算房價時將只考慮套內建筑面積。那么,這項新政策對普通人有何影響?購房成本是否會降低?

依據通知,未來房價將以套內建筑面積來定價,不再包含公攤面積。以廣州市為例,假設新房單價為35650元/平方米,建筑面積90平方米,總價約為3208500元。若按20%的公攤面積計算,實際得房面積為72平方米。取消公攤后,同樣單價下,總價變為2566800元,前后相差641700元。

對于二手房市場,賣家和買家都會受到影響。假設一套總價480萬、建筑面積98平方米的房子,公攤系數為20%,原單價約48979元。取消公攤后,實際套內面積為78.4平方米,單價上升至61224元,上漲了1萬2千多元。因此,如果賣家想出售房屋,可能會面臨許多虧損,二手市場受影響較大。

雖然取消公攤面積已成為共識,但購房成本是否真的會降低仍不確定。專家分析,此舉旨在提高實際得房率,提升居住品質。目前,部分地區公攤面積高達50%,透明化管理迫在眉睫。從明年1月起,部分區域將實施這一改革。

短期內,房價不會出現大幅波動。開發商為了保證利潤,可能會調整房價。此外,購房成本還涉及物業費、取暖費、停車費等隱形費用。以往物業費按建筑面積收取,例如每平方米2.5元,12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需支付300元。實際上,物業主要負責公共區域,如樓梯間、電梯間等。因此,有網友建議物業費也應按公攤面積收取,取暖費等亦可按實際使用面積計費。

長遠來看,取消公攤面積有利于購房者,讓各位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里,避免虛高的公攤費用,購房更加放心。感謝您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