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次博鰲論壇上,我和董明珠做了一期直播節目。我準備了四十個問題,但十分鐘就問完了。那次采訪非常尷尬,因為董明珠的回答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她否認遇到任何挑戰,也不承認產品失敗。這讓我覺得她很難溝通。
隨著時間推移,我對董明珠有了許多的了解。幾年前的一次采訪中,我們聊了三四個小時,幾乎錯過了航班時間。董明珠從不承認失敗,她認為所有嘗試都是必要的探索。對她來說,所謂的“造車失敗”和“手機失敗”都只是過程中的一步。
很多人認為董明珠是個嚴格到冷酷的人,但實際上,她只是就事論事。在節目錄制現場,她會訓斥員工,但這并不意味著員工會被解雇。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被訓斥的展廳小姑娘在改進后依然在崗。這就是董明珠的性格,她認為競爭壓力大,沒有時間失敗,每一天都在探索。
董明珠有時也會吃虧。她曾大力推廣“董明珠的店”,每到一處地方都會讓各位掃碼。有一次,一位記者買了電飯鍋后又退了貨,董明珠卻認真回答了他的問題。盡管如此,她還是樂此不疲地推銷自己的產品。有一次我采訪完后,買了一臺格力洗衣機,感覺賺到了。
董明珠把別人眼里的“失敗”說得云淡風輕,也有時把成功說得同樣輕描淡寫。最近一次采訪中,她說“我們的芯片廠成功了”。為了驗證這句話,我參觀了格力的芯片工廠。工廠負責人告訴我,從荒地到建成,其間付出了很多辛苦。車間內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24小時不停息,這些場景與董明珠的話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果不來現場,很難理解她的那句話背后的艱辛。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