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江西東鄉:特色小吃“出圈”變身“致富粿”

  江西東鄉12月23 (王志偉 王劍)在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楊橋殿鎮,家家戶戶做得一手好米粿。近年來,當地7位村民創立“文七味”米粿品牌。特色小吃米粿搭上電商快車,成功“出圈”,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粿”。

在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楊橋殿鎮,家家戶戶做得一手好米粿。(資料圖)東鄉區委統戰部供圖

  “米粿是東鄉傳統的小吃,其中最受歡迎的當數楊橋殿鎮的文七味米粿。”據楊橋殿鎮創業鄉賢王兵介紹,當地每年農歷九月十一日都會過米粿節,每家每戶都會制作米粿,延續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楊橋殿鎮文七位村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相傳北宋名臣詩人王安禮從小喜愛吃米粿,當地米粿工藝就是由其改進研制而成。本地王姓村民是王安禮的后裔,王安禮王安石等兄弟七人,村里的祠堂名為文七公祠,故村名“文七位”。“文七味”米粿也因此得名。

增添了鼠曲草或艾草制作的“文七味”米粿呈現綠色,味道更加清香美味。(資料圖)東鄉區委統戰部供圖

  “文七味”米粿手工制作流程繁復,先將粳米浸泡在水中,然后碾磨成米漿。米漿倒入鍋中,經歷千百次的攪動翻壓,熬煮成嚼勁十足的米粿團。當地還將米粿團搟成皮,包上蘿卜絲豆干五花肉酸菜等餡料,制作成米粿包。增添了鼠曲草或艾草的米粿,味道更是清香可口。

  在王兵的建議下,楊橋殿鎮7位村民創立“文七味”米粿品牌,依托“村集體+公司+農戶”合作經營模式,不斷壯大產業規模,米粿銷售也通過電商走向全國各地。當前,“文七味”米粿產業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為附近村民提供就業崗位60余個。

  撫州市東鄉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和歷史文化,積極引導鄉賢在服務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