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掏腰包”補助繳費 湖南探索試點改善農村養老問題

  懷化12月23 (付敬懿 張卓 黃建建)如何解決農村居民的養老問題,有效改善農村老人的養老生活現狀?近年來,湖南懷化積極探索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提標長效機制,試點集體經濟“掏腰包”補助居民繳費,有效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通過核實所轄縣(市區)集體經濟組織有關數據,充分了解居民年齡結構流動**情況參保意愿和集體經濟組織實際收支現狀,懷化確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太陽坪鄉貫堡渡村溆浦縣統溪河鎮統溪河村芷江侗族自治縣三道坑鎮五郎溪村為湖南省第一批集體補助居民繳費試點村。

  集體補助試點村的參保群眾個人賬戶資金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集體補助構成。截至2024年11月,懷化市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為156.93元,比2023年11月提高27.07元,同比增長20.85%。

靖州貫堡渡村村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繳費。 胡耀文

  村集體經濟補助讓養老有底氣

  “之前總擔心自己老了之后養老金不夠用,現在有了村集體經濟的補助,心里踏實多了。”貫堡渡村首批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集體補助資金順利到賬,村民楊君文笑著算了一筆賬,養老金賬戶里除了個人繳納所得的養老金500元以外,還有政府額外補貼的60元和村集體補助的60元。他的養老保險繳費金額達到了620元。

  今年9月,貫堡渡村正式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集體補助試點村,并集體協商制定《貫堡渡村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集體經濟補助方案》,確定補助的比例標準辦法和對象。依據要求,貫堡渡村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以往的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兩部分,增加至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集體補助三部分。

  “參保人員個人繳費后,村集體經濟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補助,按一定的標準完成集體補助申報繳費核定工作,并計入個人賬戶。”貫堡渡村黨總支書記向田靜表示,補助標準可依據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變化,結合本村集體的經濟狀況變化,適時變更。

  集體經濟“掏腰包”,讓民眾得實惠。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村民們的收入水平,更為村民實施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不斷壯大的村級集體經濟,讓廣大村民共享集體經濟發展紅利。

  “我們村里種植了很多中材,又有楊梅茯苓和羊肚菌等產業,我自己還種了800多畝的水稻。”村民蘇云介紹。“現在村集體有錢了,就能為我們謀福利啦!”

  2021年,貫堡渡村的年收入還不足20萬元,如今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中材種植等,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2024年村集體經濟已達169.2萬元。截至當前,該村已為符合條件的535名村民,按每人60元的標準完成集體補助申報繳費核定工作,共計補助32100元。

芷江侗族自治縣三道坑鎮村民排隊繳費。 黃建建

  醫保補助加養老保險“雙重保障”

  走進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三道坑鎮五郎溪村,村民醫保征繳工作正如火如荼,村民在醫保繳納中顯得格外積極更為主動。五郎溪村“三長”人員譚厚軍說,“村里發通知了,明年的醫保開始繳費啦,村里繼續給大家買醫保,現在繳費每人只交100元,村集體補貼300元。”

  “村里能就業,能拿到每月3000元的可觀收入。按照醫保政策,我家兩口人,村里補貼600元,我自己只需要出200元就行,還對養老保險再補貼20元。”正在五郎溪村羊肚菌制種廠工作的脫貧戶張良春說道。

  三道坑鎮分管醫保工作的副鎮長張麗君說,這個的兜底保障五郎溪村已經持續六年了。

  近年來,五郎溪村借助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金銀花黃精等中材種植效益顯著,今年全村金銀花鮮花收入達152萬,僅金銀花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余元。2024年,五郎溪村集體經濟再度突破50萬元。

  發展成果讓村民實實在在受益,從2018年開始,五郎溪村用村集體經濟收入為全體村民補貼醫保費用,從當初補貼200元提高到現在的300元,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上升。

  為了進一步提高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結合村情實際,五郎溪村決定今年試行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按補助每人20元的標準為村民養老保險“提檔”,養老保險繳納人數同比增長了35%。

  納入企業職保讓參保更靈活

  “現在政策真實惠,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補助社會養老保險。等兩年我退休了,每月養老金又可以多一些了。”溆浦縣統溪河鎮統溪河村村民陳曉華,在收到村級集體經濟補助款后說道。

  統溪河鎮黨委政府聯合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共同探索通力合作,以“黨建引領連村聯創”發展模式,找尋出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通過聯合統溪河鎮內8個村,整合各村資源,以農業聯創為主,選擇各村特色農產品主推,成立銷售公司注冊商標樹立品牌統一銷售,取得村集體產業增產百姓利益增收的成果,2023年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

  “我們村集體經濟力量雄厚,但怎樣惠及民眾成了我的‘心病’,城鄉居民大概養老保險集體經濟補助的實施為我們鋪就了新路子打開了新局面。”統溪河村黨支部書記舒成會說道。

  今年來,溆浦縣選擇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統溪河鎮統溪河村作為試點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補助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探索出一條覆蓋廣特色足持續強的發展之路。溆浦縣突破常規思維拓寬補助范圍,補助不限于城鄉居保,而是以此為契機,將企業職保參保群眾也納入其中,引導城鄉居民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保,實現養老待遇水平的提升。

  溆浦縣依據具體情況實行分類補助,按照“低起步可持續;分類別受益廣”的補助目標,精準采集數據,明文張榜公示,將試點村所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列為補助對象,分為“兜底性”“普惠性”和“激勵性”三類。

  兜底性是指對殘疾人一級殘疾人二級特困戶和低保戶等困難群體人員,在參加城鄉居保時由村級集體經濟實行兜底性補助,即在縣財政代繳100元的同時村級集體經濟再給予50元補助。普惠性是指對每年正常參保繳費的人員(含城鄉居保和企業職保),由村級集體經濟實行普惠性補助,補助標準依據集體收益情況具體調整。激勵性是指依據相關規定,依據年度考核結果,對積極支持配合村級工作且成效顯著的人員由村級集體經濟給予激勵性補助,從縣獎勵資金中提取。

  同時,統溪河村不斷優化補助方式。由于補助對象存在城鄉居保和企業職保的差異,也存在已領待遇和未領待遇的區別,因此補助方式也不一樣。對參加城鄉居保并正常繳費的人員,實行個人賬戶補助,即將補助金額劃入其城鄉居保個人賬戶中,并計實權益。對參加企業職保并正常繳費或已領取待遇的人員,已現金發放方式予以補助。

  據悉,今年溆浦縣村集體經濟補助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已進入尾聲,統溪河村共完成補助680余人,金額達4萬余元,均已計入賬戶或發放至本人。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