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龍門大橋通車 跨越茅尾海創多項紀錄

12月29日,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首座單跨超千米全漂浮體系懸索橋——龍門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大橋是國道228丹東至東興廣西濱海公路主線的重點組成部分,西起欽州市龍門港鎮,東至欽州港區,全長7.6公里,其中橋梁全長6597米。主航道橋采取主跨1098米單跨吊全漂浮體系鋼箱梁懸索橋設計,通航凈高44.6米,能夠滿足20000噸級郵輪通航要求。

龍門大橋項目是廣西交通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標準最高、跨越海域環境最復雜的跨海通道工程。建設難度不僅體現在“跨”的距離上,還表現在“海”所帶來的特殊狀況,如多條航道交匯、穿越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邊緣、地處臺風多發海域且面臨高溫、高濕、高鹽霧環境條件,給項目建設帶來了重重挑戰。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在科研攻關、工藝創新和生態環保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在東錨碇和西錨碇混凝土填芯澆筑過程中,兩次打破世界紀錄。多項技術創新提升了橋梁整體抗風性能和安全性,使其能夠抵御17級以上臺風。

從遠處望去,龍門大橋宛如一條蛟龍橫跨茅尾海上。兩座橋塔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采取了中國古典龍門造型,寓意北部灣經濟魚躍龍門、快速騰飛。作為北欽防一體化的重大基礎設施支撐項目,龍門大橋通車后,將打通廣西濱海公路的“卡點”,將防城港與欽州港之間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25分鐘左右,有力促進北欽防一體化和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