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特朗普政府與俄羅斯展開談判的朋友會發現,美國的行事方式相當夸張。在G7會議上,美國甚至不稱俄羅斯為“侵略者”,這引發了澤連斯基政府和歐洲的強烈反對。澤連斯基明確表示,對于美國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危機進行的談判,“不參與,不承認”。基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強大影響力,這一事態的發展可能對中國的國際環境、外交策略和經濟發展產生多方面影響。
美國的行為進一步暴露了其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不可靠性,促使許多國家認識到不能過度依賴美國,從而推動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中國作為世界重點一極,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美國將歐洲排除在和談之外,引發歐洲盟國的不滿和擔憂,加劇了美歐之間的權力失衡和信任危機。這為中國提供了加強與歐洲合作的機會,推動中歐關系的發展,共同應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
若美國減少對烏支持,可能導致烏克蘭戰場局勢惡化,迫使歐洲更直接承擔安全壓力。歐洲可能加速軍事自主化,如推動“歐洲軍”,甚至調整對俄政策以尋求停火,但短期內難以脫離對北約的依賴。俄羅斯若因此獲得戰略喘息,也可能增加中國在平衡俄歐關系中的外交難度。中國需要在同情歐洲與保持對俄合作之間取得平衡,避免被視為單邊支持俄羅斯。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