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內,“榜一大哥”“大姐”一擲千金,虛擬禮物接連霸屏;屏幕那頭,主播高喊著“感謝大哥”“家人們沖榜”,笑容與禮物特效一同綻放。這場看似“雙向奔赴”的狂歡背后隱藏著酸楚。
2022年國家正式發文,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這等于給直播打賞設置了底線。但針對成年人打賞的行為,是否也應該設置上限?
2024年10月27日,在某直播間內,網友“小盼”共刷了122個“火箭”。一個“火箭”相當于1000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她當晚打賞的禮物金額超過了12萬元。起初,“小盼”只是送些價值0.1元的“小心心”,隨后逐漸增加到價值120元的“跑車”,甚至價值3000元的“嘉年華”。
為了讓自己喜歡的主播贏得“榮譽”,“小盼”的打賞金額水漲船高。特別是直播間時不時地引入“PK”環節,讓她產生了一種守護主播的責任感。直播間內讓用戶向主播表達支持的方式層出不窮,比如特定的虛擬禮物等,這些手段無疑是為了讓用戶一次次掏出口袋里的錢。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