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疲軟的推動下,亞洲貨幣達到罕見的最高水平,并引發央行干預以遏制過度上漲。周一亞盤,新臺幣兌美元漲約4.6%至29.64,為2022年6月以來的新高。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漲1.2%至4.209,菲律賓比索兌美元漲0.3%至55.465,均為數月來的最高水平。臺灣地區貨幣政策主管機構早盤進場提供美元流動性。
由新臺幣領軍的亞洲貨幣漲勢可能還會持續,因為投資者開始押注關稅沖擊最壞時期已過,未來幾個月談判雙方可能出現許多讓步。出口商預期美元可能繼續貶值,紛紛拋售美元。各地央行也被迫出手干預,避免匯率過度波動。高盛分析師Kamakshya Trivedi指出,隨著美元承壓和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未來利率可能走低,這將改變亞洲出口商持有美元存款的風險與回報結構。高盛預測人民幣、新臺幣和馬來西亞林吉特等亞洲貨幣會繼續升值。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投機者增加了做空美元的押注。這些押注已經持續了數周,目前整體持有約170億美元與美元走軟相關的頭寸。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削弱了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地位,促使交易員押注美元貶值并將資金從美國資產中撤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跌幅已超過6%。
上周五,亞洲外匯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彭博社對該地區貨幣的衡量指標創下自2022年以來的最大漲幅,新興市場外匯回報率指標也創下歷史新高。香港金管局拋售創紀錄數量的港元,以防止其升值并保護港元與美元長達42年的掛鉤關系。臺灣地區貨幣政策主管機構也進行了干預,因為新臺幣飆升幅度創下了1988年以來之最。離岸人民幣升至去年11月以來最強水平。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