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未成年網民已近2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7.3%。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保護其身心健康,國家采取了多項措施。特別是2021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對未成年人每天上網玩游戲的時間進行了嚴格限制,被稱為最嚴的防沉迷新規。
調查發現,一些未成年人繞過了防沉迷系統玩游戲。除了冒用家長的身份證信息或手機賬號注冊登錄外,成年人賬號也成為了繞過防沉迷交易的熱門選擇。江蘇張女士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一個月內租用網絡游戲賬號花費超過2000元。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可以規避防沉迷系統的限制,無時間約束地玩游戲。
依據國家規定,從2021年9月1日開始,所有網絡游戲都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進行實名認證。如果被認證是未成年玩家且在非游戲時間,系統會提示“目前無法進入游戲”。防沉迷規定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服務。
然而,網絡上仍有不少專門提供給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的服務。租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通過租用他人游戲賬號,未成年人可以以成人的身份登錄游戲,繞過防沉迷系統。盡管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戲賬號租售服務,但相關投訴仍然不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