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一直備受全球關注。最近,似乎出現了重大轉機,有跡象表明關稅戰可能即將結束。特朗普正急切等待中國同意啟動和談,而中國商務部也對美方的訴求做出了回應。
本月初,特朗普向世界發起了關稅戰,試圖憑借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強勢地位迫使各國妥協。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僅僅三周多的時間,這場魯莽的關稅戰便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使美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美國股市、債市和匯市遭受重創,大量資本從美國市場外流,尋求更為穩定的投資環境。美國國內企業也紛紛抱怨。沃爾瑪和塔吉特等零售巨頭的首席執行官私下向特朗普透露,如果關稅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其貨架將會空空如也。
美國對進口商品的高度依賴,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豐富商品供應,一旦因高額關稅受阻,國內市場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商品短缺。國際社會也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示抗議和譴責。就連一向順從的日本也罕見地表達了堅定的憤怒,開始拋售美債,并明確拒絕在關稅問題上向美國妥協。日本財政大臣加藤勝信直言,美國的關稅政策嚴重損害了全球經濟增長,沖擊了全球市場的穩定。
面對嚴峻的內憂外患,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開始退縮。先是宣布暫停對部分國家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接著又豁免對部分電子產品加征高額關稅。同時,美國不斷釋放緩和對華關系的信號,急切希望中國能夠回到談判桌前。因為各國央行正在推動“本幣互換協議”以維持金融穩定,這一趨勢背后是全球加速推動“去美元化”。
早前,特朗普試圖通過大談對華貿易戰的“成果”來安撫國內部分群體。他宣稱關稅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企業和資金重回美國,還聲稱中國在貿易戰中被“打得非常慘”。但事實證明,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甚至連手機上最小的螺絲釘都無法自主生產。隨后,特朗普表示希望能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強調必須得到“公平對待”。
? 版權聲明